< lang="en">

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1.总体思想

城市轨道交通BRTD-BIM管理平台总体设计以云计算技术为基本技术路线,以BIM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基本思想,根据业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在云平台上建立集团内部、外部的应用服务。 其中BIM+GIS的技术应用将实现城市轨道项目管理信息化及协同工作为目标,以BIM模型的构建、扩展、展示、交换等BIM服务为核心,实现城市轨道项目在各阶段应用BIM信息进行项目集成管理、实时监控和对外服务的功能要求,为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支撑和辅助决策。

2.系统架构图

系统架构分为:1.基础设施层;2.通信模块务层;3.数据支撑层;4.应用层;5.用户层。

3.本系统支持多源多尺度数据完美融合。包括地形影像,矢量数据,激光点云,倾斜摄影模型,人工建模,BIM数据及服务

4.平台功能

4.1 无缝对接三维BIM设计数据; 支持BIM属性和施工属性信息管理; 支持BIM构件自定义目录结构管理; 支持目录查询/模糊查询; 支持安全/质量/进度信息与构件的关联查询; 支持基础的三维功能。

4.2 三维基础操作:具有漫游;剖切测量;标注;场景录制;构件编辑;模型库;地形操作;视图切换;场景参数;关注点设置等功能

4.3 轨道交通综合监测分析。系统建立基于物联网的“管、控、营”一体化的智能管控系统,从数据采集、通信网络、系统架构、智能联动和综合数据服务等方面的设计,解决了轨道交通监控与报警建设中存在着内部干扰性强、使用单位多及协调复杂的根本问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提升了管廊基础设施、环境和设备的恢复效率,进而实现了监控中心应用“五大系统,一个平台,一根光纤,一组基站”即能对轨道交通内部设备的远程管理与联动控制。

4.4 视频监控:传统的巡检主要是通过人工方式,综合运用感官以及一些配套的检测仪器对轨道交通的情况和设备进行以简单定性判断,该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质量分散、主观因素多等缺陷。该系统主要是通过安装了全景摄像头和其他传感设备(温湿度、气体、红外等)的多功能巡检车,每天定时对管道内部进行巡检,值班人员对巡检数据进行查看,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到现场确认。通过360全景内景图实现真实、全面、直观的用户体验。

4.5 人员管理:设置统一出入口,接入闸机系统,实时反馈现场实际人数,工种情况,总人数,累计进场人数,项目管理人员人数,最近七天出勤率分析,现场工种的分析统计。

4.6 进度管理分析: 轨道交通属性复杂、重要节点数量多、投资、建设、运营主体不同给后续的管理带来了很大个麻烦。采用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对比,方便分析进度工期,合理安排人材机 分析进度滞后影响因素情况和整体进度的分析。进度计划表的展示,形成形象进度图。

4.7 整体情况统计:工程概况统计;全线设计出图情况;进度统计情况;开工情况;完成产值情况。

4.6 安全管理:物联网与硬件集成:设置了统一的API接口,可支持各类物联网设备快速集成,现场各种监测设备与BIM模型进行对应后;点击单个构件即可调取查看后台实时检测状态和数据; 所有数据可集成成数据分析图直接展示。通过设置警戒阙值,自动通过手机、邮件进行报警,确保现场安全。

5.平台意义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